臺灣趙子龍文化協會

標題: 趙雲大邑防羌考 [打印本頁]

作者: Kunte    時間: 2019-7-5 12:13:14     標題: 趙雲大邑防羌考

趙雲大邑防羌考
原創: 趙春陽

趙雲大邑防羌在《三國志》中並無明確記載,本文討論是其可能性與合理性,論證的邏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趙雲大邑防羌何時提出的?

第二,蜀漢用不用防羌?

第三,大邑是否適合防羌?

第四,趙雲是否適合防羌?

趙雲大邑防羌的提出

關於趙雲墓葬最早的說法出自嘉靖元年(1522年)刊印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即嘉靖本),趙雲病逝後,後主劉禪將趙雲葬在“成都錦屏山之東,建立廟堂,四時享祭”。在嘉靖二十七年刊印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史傳》(葉逢春本)中,這句話為“成都鎮平山之東,立廟,四時享祭”。早期《三國演義》都是抄本,一人讀,許多人聽抄,錦屏山與鎮平山音近,讀音相近,只是聽抄者選的字不同。後來的毛本《三國演義》採用的是嘉靖本“錦屏山”的說法。


[attach]52[/attach]
(《蜀中名勝記》)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真偽難辨,關於趙雲墓葬最早的史料出自福建名儒曹學佺。曹學佺是閩中十子之首,名聯“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即是他的作品。萬曆年間,曹學佺在四川當官,遍歷四川名勝後著有《蜀中名勝記》。書中,在成都大邑縣一節他寫到:“靜惠山,一名東山。山下土城,相傳是蜀漢將軍趙雲築。蓋雲嘗防羌於此,有云墓及廟存。”

清代的資料更加豐富具體,乾隆版《大邑縣志·陵墓》載:“蜀漢順平侯鎮東將軍趙子龍墓,在縣東一里銀屏山下,其前東路道旁,豎有豐碑。”“子龍碑,在縣東里許路旁,明巡撫察御史題'漢將軍趙子龍之墓'。”

趙雲墓的確在成都大邑縣,至今保存完好,大邑縣而且還有一座銀屏山,估計就是《三國演義》中的錦屏山。有史料和遺跡相互印證,趙雲葬在大邑可以坐實。


[attach]53[/attach]
(趙雲墓)

趙雲為什麼葬在大邑呢?曹學佺也給出了答案:“蓋雲嘗防羌於此”。這個理由是充分的,蜀將中,很多人的老家並不在四川,無法落葉歸根,死後會葬在生前駐防之地,比如張飛,生前駐守閬中,死後就葬在這裡。

但是,與張飛不同,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趙雲傳》和裴松之所引的《雲別傳》都沒有趙雲防羌的記載,唐宋時期也沒有相關史料,曹學佺的說法來自何處呢?所以,這就引出了一連串的問題,蜀漢為什麼要防羌?大邑適合防羌嗎?趙雲適合防羌嗎?大邑防羌說是對《三國志·趙雲傳》的補充,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趙雲,意義重大,我們有必要考證一番。

青羌與蜀漢的關係

三國時,還沒有大邑這個名字,直到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大邑才從益州晉原縣分置,因“其邑廣大,遂以為名”。三國時大邑隸屬於臨邛縣(今邛崍市)。


[attach]54[/attach]
(東漢末大邑附近地圖)

臨邛是成都的西南門戶,與漢嘉縣比鄰,漢嘉縣也就是蘇軾《送張嘉州》中那個漢嘉,“少年不願萬戶侯,亦不願識韓荊州。頗願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凌雲遊。”漢嘉縣境內有一條豐饒的河流,這條河流養育了羌族的一個分支,他們喜歡穿青色的衣服,因此得到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青衣羌,簡稱青羌,養育他們的那條河流被叫作青衣水或青衣江,他們生活的縣被叫作青衣縣。東漢順帝陽嘉二年(133年),青衣羌國王子心慕漢制,上求內附,漢庭嘉賀得此良臣,於是將青衣縣改為漢嘉縣。

與其他羌族一樣,青羌也非常善戰。初平二年(191年),校尉賈龍起兵攻打益州牧劉焉,劉焉派青羌兵出戰,破殺賈龍。 《英雄記》:

劉焉起兵,不與天下討董卓,保州自守。犍為太守任岐自稱將軍,與從事陳超舉兵擊焉,焉擊破之。董卓使司徒趙謙將兵向州,說校尉賈龍,使引兵還擊焉,焉出青羌與戰,故能破殺。

從這件事兒也可以看出來,青羌與劉焉劉璋父子的關係很好。劉備逼降劉璋,入主益州,諸葛亮用苛法治蜀,引起很多夷王大姓不滿。


[attach]55[/attach]
(青衣江)

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被陸遜擊敗,漢嘉太守黃元趁機舉郡反叛。次年,劉備病重,召諸葛亮至永安託孤,成都空虛,黃元率眾打進臨邛,燒毀縣城。時任益州治中從事的楊洪啟奏太子劉禪,調用劉禪親兵才得以平息這場叛亂。 《三國志·楊洪傳》:

漢嘉太守黃元素為諸葛亮所不善,聞先主疾病,懼有後患,舉郡反,燒臨邛城。時亮東行省疾,成都單虛,是以元益無所憚。洪即啟太子,遣其親兵,使將軍陳曶、鄭綽討元。 ……曶、綽承洪言,果生獲元。

劉禪即位後,“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但諸葛亮因劉備新喪,並沒有出兵平叛,致力於與吳國修好。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叛,收編將萬餘家青羌移居到蜀郡,組成了一隻勁旅,名叫飛軍,《華陽國志》:

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馀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

這件事,引起了青羌極大的不滿。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魏明帝曹叡向全天下特別是益州百姓發布了一封公開信,裡面提到了青羌與諸葛亮關係的緊張,《魏略》:

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為亮仇敵。

諸葛亮也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後出師表》中對青羌等部隊的大量陣亡表示了擔憂:

然喪……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馀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直到諸葛亮病逝,漢嘉青羌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延熙三年(240年),《出師表》中那位“性行淑均,曉暢軍事”的將軍向寵,在征討漢嘉時遇害,《向郎傳》:

延熙三年,(向寵)徵漢嘉蠻夷,遇害。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從章武二年(222年)到延熙三年(240年),近二十年的時間裡,蜀漢與青羌的關係十分緊張,有過多次較大規模的衝突,防範羌人十分有必要。

關於趙雲防羌的推測

由於青羌主要活動在漢嘉縣,所以與漢嘉縣比鄰的臨邛縣受到的威脅最大,章武三年的漢嘉之叛,叛兵即打進臨邛,燒毀了縣城。如今的大邑在三國時就隸屬於在臨邛縣,在這裡駐兵防羌是必要且必須的。

漢嘉之叛並不是一件小事,在《三國志·先主傳》中,章武三年(223年)只記載了兩件事,一個是永安託孤,另一個就是漢嘉之叛。之所以這件事影響這麼大,是因為威脅到了劉禪的安全,最後調用了劉禪的親兵才得以平叛。

章武三年黃元是趁諸葛亮離開成都反動叛亂的,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又要離開成都,需要一位得力戰將在大邑駐防確保劉禪萬無一失。當時關、張、馬、黃均已離世,魏延在漢中駐守,可選擇的人並不多。

光能打也是不夠的。大邑就在成都旁邊,手握重兵本身就是對皇權的一種威脅,而且這個人在危急時刻甚至要直接調用劉禪親兵,所以必須絕對可靠。劉禪即位後,任命趙雲為中護軍。中護軍主要負責選拔武將、執掌禁軍,很容易形成忠於自己的軍事力量,所以大多由君主絕對信任的重臣擔當,如曹魏的蔣濟、蜀漢的費褘、東吳的周瑜等。中護軍一旦落入權臣之手,則很可能對皇權構成威脅,曹魏後期,司馬師就曾擔任中護軍。劉禪任命趙雲擔任此職,可見對趙雲的信任。

[attach]56[/attach]

(大邑望羌台)

既要能征慣戰,又要忠心耿耿,這兩個條件趙雲都可以滿足。趙雲的諡號是順平侯,“克定禍亂曰平”,趙雲克定的禍亂很可能就是青羌之亂。從趙雲葬在大邑來看,“雲嘗防羌於此”是符合歷史的,是諸多可能中概率最大的一個。

建興元年(223年)與建興五年(227年)之間,《三國志·趙雲傳》有一段空白期: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

如果趙雲曾在大邑防羌,那麼就應該發生在這段時間內。建興六年(228),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趙雲受到牽連,被貶為鎮軍將軍。趙雲可能又回到了大邑,繼續防羌,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死後被葬在大邑。




歡迎光臨 臺灣趙子龍文化協會 (http://heroloyalty.org/)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