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趙子龍論壇(佳里子龍廟永昌宮)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60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趙雲-華夏文化百科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5-18 17:45: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https://wiki.hygx.org/index.php? ... 1&variant=zh-tw

趙雲
目錄
1        個人概述
2        個人經歷
3        年表事跡
4        史書記載
5        逸事萍蹤
6        武功
7        手下敗將
8        人物評價
9        趙雲故址
10        民間藝術
11        遊戲
12        相關影視
13        演義趙雲
14        祠墓舊跡
個人概述
字子龍終屬 蜀性別 男籍貫 冀州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容貌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官職 牙門將軍 翊軍將軍 征南將軍 中護軍 鎮東將軍 鎮軍將軍爵位 永昌亭侯 順平侯(追諡)生卒 ?— 229年子女 趙統、趙廣曾效力過的勢力 公孫瓚、蜀漢

個人經歷
趙雲 初平二年(191年),趙雲受常山郡人民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

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紹而投靠將軍。」趙雲自此隨公孫瓚四處征討。

當時劉備亦依附在公孫瓚處,見趙雲,奇之,深加接納。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地,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並派趙云為劉備的隨從,讓他為劉備率領騎兵。

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舍的分別。趙雲感動之餘,向劉備辭別說:「我永遠不會背叛您的恩德。」建安五年(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之後前去依附袁紹。趙雲至鄴城求見劉備,二人同床眠臥。劉備密譴趙雲招募兵士數百,對外宣稱是左將軍劉備部曲,袁紹並不知道此事。趙雲從此便追隨劉備,後來隨他至荊州。

建安七年(202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派夏侯敦、于禁等領軍進攻劉備,雙方戰於博望。劉備以伏兵計擊破曹軍,趙雲於戰鬥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而趙雲與夏侯蘭是同鄉,自小相知,知道夏侯蘭明於法律,因此為他向劉備請命,並推薦他擔任軍正,而不將這位同鄉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趙雲謹慎、明智的處事態度。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兵敗,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騎快馬追趕,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此時情勢危急,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向南逃逸,這時趙雲卻反而向北進入曹軍勢力之中。當時,有人看到趙雲向北而去,因此對劉備說,趙雲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用手戟擲那告狀的人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不久之後,趙雲果然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三人都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之後,劉備便任命趙云為牙門將軍。

趙雲 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劉備任命趙云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范,兼任桂陽(今湖南郴縣)太守。趙范有一名寡嫂名為樊氏,有國色,趙范欲將她許配給趙雲,。但是趙雲不同意,推辭說:「我們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樣。」 當時有人勸趙雲接受這名美女,趙雲回答說:「趙范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測,何況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後,趙范果然藉機逃走,而趙雲則毫無牽涉。

建安十四年(209年),在平定荊南四郡,又得到原屬劉表的部曲萬人之後,劉備成為荊州牧,聲勢漸大,孫權建議雙方結親,劉備便娶了其妹孫夫人。兩年之後益州牧劉璋為防備曹操勢力而向劉備求援,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並任命趙云為留營司馬。此時孫夫人放縱驕橫,放任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知道這消息之後,認為趙云為人嚴謹、莊重,一定能加以整頓,因此特命趙雲掌管內事。孫權聽說劉備西征益州之後,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並叫她帶劉禪一起歸吳。幸得趙雲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並成功奪回劉禪。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從葭萌進攻劉璋勢力,並召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 諸葛亮與趙雲、張飛等率軍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縣,攻克江州(今重慶)後,兵分兩路,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分定江陽、犍為等地。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云為翊軍將軍。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有議論勸劉備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霍去病曾說匈奴未滅,無用家為,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錢糧,這樣就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採納了趙雲的建議。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軍進攻漢中,次年黃忠在定軍山斬夏侯淵,於是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並先運大量的軍糧到北山下,有數千萬袋,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便領軍出擊,當時趙雲屬下的士兵也隨著黃忠一起出擊。 但是黃忠的軍隊過了約定的時間之後仍未回來,擔心的趙雲便帶著數十騎出了營寨,查看黃忠等人的情況。 結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軍,趙雲遭到曹軍先鋒部隊的攻擊,剛與敵人交手,曹操的大軍已來到面前,聲勢逼人。趙雲便一次又一次地突擊曹軍陣列,且戰且退。曹軍散而複合,趙雲突圍而出並退入蜀軍的營寨內,此時部將張著受傷,又被曹軍包圍,趙雲又一次馳馬突擊曹軍,並救出張著,將他帶回營寨內。此時曹軍已追至蜀軍的營寨前,沔陽長張翼正在防守營寨,見曹操大軍殺到,便要閉門拒守。 趙雲進入大營之後,卻下令大開營門,然後令蜀軍偃旗息鼓。 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去。此時趙雲下令鳴擊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軍士以弩箭射曹軍,曹軍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讚嘆說:「子龍一身是膽也!」於是設宴歡慶直到黃昏,軍中稱呼趙云為「虎威將軍」。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趙雲上諫說:「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滅了魏國之後,吳國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斃命,但其子曹丕篡盜皇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憤,先攻占關中,占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魏國,反而先打吳國。而且與吳國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吳並非上策。」但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留趙雲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東征大軍敗於猇亭,劉備由秭歸逃回永安(今重慶奉節),趙雲進軍至永安,而吳軍已退。

建興元年(223年),後主劉禪繼位,趙雲由中護軍、征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

建興五年 (227年),在平定南中並和東吳結盟之後,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準備北伐,趙雲隨諸葛亮轉駐漢中。次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宣稱將由斜谷道出兵,並令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率領大軍阻擋,諸葛亮令趙雲、鄧芝在斜谷道阻擋曹軍而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趙雲、鄧芝由於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而趙雲隨即聚攏部隊,固守箕谷,沒有造成大損。部隊撤退時,趙雲親自斷後,阻止曹軍追擊,因此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而在祁山戰場,蜀軍主力因其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示,舉動失宜,被魏將張郃大敗於街亭,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亦被貶為鎮軍將軍。蜀軍退兵時,諸葛亮曾問:「街亭退兵時,我軍編制皆混亂成一團,箕谷退兵,編制整齊一如出軍之時,這是何故?」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因此軍資沒有遺失,人員編制整齊。」當時趙雲軍中尚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趙雲部隊將士。趙雲說:「我軍軍事失利,怎麼還能要賞賜呢?請將這些物資全部納入赤岸府庫,在十月寒冬的時候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諸葛亮對趙雲品行大為稱讚。

建興七年(229年),趙雲病逝,後主於景耀四年(261年)追諡他為順平侯。後主下詔曰:「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勛也,外議雲宜諡。」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 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由於蜀漢初期少給諡號,劉備在位時只有法正有諡號,劉禪時也僅有諸葛亮、蔣琬、費禕三位宰相、寵臣陳祗以及由魏國投誠的夏侯霸等人有諡號,後來關張馬黃、龐統和趙雲都被追諡,當時的輿論認為這是很大的榮譽。

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並擔任領軍的職務;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

趙雲戎馬一生,驍勇善戰,膽略過人,劉備稱其一身是膽,軍士呼其虎威將軍。趙雲見識卓遠,清楚認識到吳蜀關係為唇齒相依,力主維護孫、劉聯盟;為人剛毅謹細,劉備軍曾俘獲夏侯敦部下夏侯蘭,蘭乃趙雲同鄉,雲知其明於律法,推薦他為軍正,但不安排為自己屬下,其慎慮如此。蜀軍街亭失利後,各處皆損兵折將,唯有趙雲親自斷後,所屬兵將及軍資什物都無甚損失,丞相諸葛亮要把軍隊剩餘物資獎賜趙雲將士,趙雲不受,認為蜀軍兵敗,不應反而受賞,諸葛亮對其德行十分讚賞。昔日平定桂陽後,趙雲任桂陽太守,原太守趙范之寡嫂有天資之色,范欲將寡嫂配趙雲,趙雲認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後來趙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時,劉備欲將巴蜀田宅分賜諸將,趙雲以霍去病「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之例勸阻劉備分田宅賜將,認為田地應交與百姓耕種,房宅也應歸還百姓,劉備從其言。趙云為國,不被天姿國色所迷,為民,不為良田豪宅所動,時人與後人皆敬其德。


年表事跡
趙雲辛未(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趙云為本郡所舉,率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喜雲來附,卻嘲雲曰:「聞貴州人皆願袁氏,君何獨迷而能反乎?」雲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遂與之徵討。劉備時亦依託於公孫瓚,見趙雲,奇之,深加接納。公孫瓚遣劉備為田楷拒袁紹,趙雲隨之前往,為劉備主騎兵。後以兄喪,辭瓚歸鄉。 庚辰(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趙雲見劉備於鄴。 壬午(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趙雲與夏侯敦等戰於博望,生擒夏侯蘭。 戊子(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趙雲於長阪身抱劉禪、保護甘夫人,皆得免難。遷牙門將軍。赤壁戰後,隨劉備平定荊南四郡,以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原太守趙范。趙范有一寡嫂樊氏,國色,范欲以之配趙雲,趙雲辭之。 辛卯(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劉備入益州,趙雲領留營司馬。與張飛勒兵截江留後主。 壬辰(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癸巳(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 趙雲與諸葛亮、張飛等率軍入川支援劉備,在攻克白帝、江州後,趙雲獨自率軍由外水深入分定江陽、犍為等郡縣。 甲午(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趙雲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合圍成都。益州既定,拜翊軍將軍。時議欲以成都中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趙雲駁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劉備從之。 巳亥(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趙雲於漢水大破曹操兵。劉備稱其一身是膽,軍中號為虎威將軍。 辛丑(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劉備恥關羽之沒,將擊孫權。趙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劉備不聽,遂東征,留趙雲督江州。 壬寅(公元222年):章武二年。劉備失利於秭歸,趙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癸卯(公元223年):建興元年。云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丁未(公元227年):建興五年。趙雲隨諸葛亮駐漢中。 戊申(公元228年):建興六年。趙雲與鄧芝率疑軍據箕谷,以誘魏軍,為諸葛亮祁山伐魏主力爭取時間。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趙雲。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諸葛亮問鄧芝曰:「街亭之敗,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曰:「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時雲有軍資余絹。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 巳酉(公元229年):建興七年。趙雲病卒。 辛巳(公元261年):景耀四年。諡曰順平侯。


史書記載
趙雲 《三國志·趙雲傳》及其裴注原文: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雲別傳曰: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回心,迷而能反乎?」雲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遂與瓚征討。時先主亦依託瓚,每接納雲,雲得深自結託。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遂隨先主至荊州。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雲別傳曰:初,先主之敗,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頃之,雲至。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國色,范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但恐名譽不立。」遂不取。范果逃走,雲無纖介。先是,與夏侯惇戰於博望,生獲夏侯蘭。蘭是雲鄉里人,少小相知,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雲不用自近,其慎慮類如此。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此時先主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雲別傳曰: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斗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雲別傳曰:亮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雲有軍資餘絹,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

七年卒,追諡順平侯。

初,先主時,惟法正見諡;後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禕荷國之重,亦見諡;陳祗寵待,特加殊獎,夏侯霸遠來歸國,故復得諡;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諡,時論以為榮。雲別傳載後主詔曰:「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勛也,外議雲宜諡。」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逸事萍蹤
趙雲(明)程登吉的《幼學瓊林》 (中國傳統的蒙學讀本,即兒童啟蒙讀物,至清代風行全國)中「身體」部: 趙子龍一身都是膽,周靈王初生便有須。 (清)談遷《北游錄三》: 【長坂草】 當陽長坂趙雲戰處。今草尚斑。【楚志】

《如夢錄》(明遺老所作,記錄汴梁鼎盛時情景): 官署紀第五 都指揮司署,在鐘樓東街路北……後有旗纛廟三楹,東為關帝廟一間。西有張岳二神廟。西鄰武廟,大門三間,稍間是伍員、趙雲,大殿正坐昭烈武成王、姜太公,左立孫武,右立張良,兩邊十哲,俱是歷代軍師;兩廊俱是歷代功臣。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十 三國 迨猇亭敗矣,先主殂矣,國之精銳盡於夷陵,老將如趙雲與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餘民,承愚暗之沖主,以向北方,而事無可為矣。公故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唯忘身以遂志,而成敗固不能自必也。 向令先主以篤信羽者信公,聽趙雲之言,輟東征之駕,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時,連吳好以問中原,力尚全,氣尚銳,雖漢運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灑於許、雒,而徒流於猇亭乎?

(清)嚴可均《全三國文》: 卷六十·蜀四 趙雲 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先主,遷牙門將軍。荊州平,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蜀平,為翊軍將軍。後主即位,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以箕谷失利貶鎮軍將軍。卒,追諡曰順平侯。 駁成都屋舍園田分賜諸將議 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木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   (清)章陶《季漢書九十卷》: 卷一 昭烈本紀 三月。操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爭漢中。操運米北山下。將軍趙雲擊敗之。操軍墮水死者甚多。 卷十二 曹操列傳 三月。操自長安入斜谷。屯遮要來爭。將軍趙雲擊操於漢水。操軍敗。還屯。

(宋)王令《十七史蒙求》(宋時的史學啟蒙讀物): 卷十一 武分肥廣,包取荒廢。雲抱劉禪,嬰收孝惠。

(民國)李景星 《四史評議》: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皆為蜀之名將,故合傳。

(明)戴璟《新編漢唐通鑑品藻》三十卷 卷十四 劉備取漢中 漢中即虎牢之險。地有所必據。城有所必守而不可棄者也。故張飛擊張郃以敗其鋒。趙雲擊曹操以敗其後兵。而漢中之地。還復為備所取矣。

(明)范光宙《史評》:   卷之六 君子曰:不然。臥龍未起。固難拒操。當其客於劉表。孔明為之謀。而關羽張飛趙云為之將。 總評曰:昭烈英雄之器,視才明勇略者,非相護也。下邳汝南之困,比之滹沱蕪蔞者,非不同艱也。龐葛關趙之徒,又非有劣於馮鄧寇賈之曹也。

評曰:子龍與關張。左右先主。膽略過人。當魏操自臨漢中。雲猝相遇。以數十騎。且斗且卻。魏兵追至營下。雲入營。更開大門。偃旗息鼓。魏疑有伏。引去。雲以勁弩射之。魏兵大敗。先主曰:子龍一身是膽。非誣也。雖然。不獨膽也。 當益州既定。時議者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朔方未定,無用家為,今國賊未除,不可求安。 況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以役調,得其歡心。 然則雲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豈名將云乎哉?

(明)李贄《藏書》六十八卷 卷四 蜀 先主由是往依瓚。瓚以為平原相。常山趙雲來詣瓚。備見而奇之。雲遂從備。 當陽之長阪。備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遁去。或謂備曰:趙雲北走矣。備以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也。傾之。雲抱劉禪與關羽船會。因得濟沔。 十二月。備引兵南徇。武陵長沙零陵諸郡皆降。備以諸葛亮為軍師。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租稅以充軍實。以趙云為桂陽太守。 二十四年。春。操自長安出斜谷。操運米北山下。黃忠引兵取之。過期不還。趙雲將數十騎出營視之。值操揚兵大出。雲卒與相遇。遂前突其陣。且斗且卻。魏兵散而複合。追至營下。雲入營。便大開門。偃旗息鼓。魏兵疑雲有伏。引去。雲令擂鼓。以勁弩隨後射魏兵。魏兵驚駭。自相蹂踐。盡墮漢水中。備明日自來雲營。視其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明)余文龍《史臠》二十五卷 卷之五 三國蜀 趙雲字子龍。先主長阪之敗。雲身抱弱子。保護甘夫人。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傾之。雲至。又與黃忠取曹公米於北山下。曹軍大至。雲衝突縱擊。救將還營。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趙雲(清)魏裔介《兼濟堂文集》: 卷十四 趙子龍論 論曰:昭烈崛起涿鹿,提一旅之師.,崎嶇於曹孟徳袁本初劉景升呂奉先之間。卒能三分,鼎足剏業西南。文武佐命自以諸葛闗張為先。然吾觀趙順平,大節磊磊,非特名將,誠可謂古之大臣也。當陽長阪之役,非順平則阿斗母子不免於厄。北山之戰,非順平則不能有漢中。故昭烈稱之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余謂膽者,忠義之聚也。非忠義發於性,生烏有如是之膽哉。而其不欲居成都田宅, 引霍去病之言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湏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故土。乃其宜耳。又其諌先主東伐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謂宜早圖闗中,因河渭上流以討凶逆。其識尤偉。惜先主違諌自用以致敗。衂王業中頹良。可嘆也。倘用順平之言,舍孫權而取闗中,秦隴響應,漢室可興矣。蓋先主生平,頗有知人之明,而用兵之識,暗於時勢權謀故,其自將也,往往致敗。而順平之將畧,亦未竟其所長。然先主能知順平於微賤,以是終身感契,得自奮發史冊,功績焜燿古今。陳夀以為灌滕之徒,果其儔乎。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 卷二十二 蜀漢雖小,年數不多。卻有可觀。人物之盛,亦不止一武侯。即如關侯對張遼言:吾極知曹公待我厚。但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悖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何等磊落。趙子龍不受第宅,曰:霍去病尚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漢室未復,無所用此。又謂漢賊曹操,非孫權。都中義理。

趙雲張嶷不獨有將畧,其見事明決持重老成,實古重臣之選。

(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卷八百八十三   ○總錄部·形貌 趙雲字子龍。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後至鎮軍將軍。 卷三百九十三   ○將帥部·威名第二 趙云為翊軍。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護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四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曹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 遂前突其陣。且戰且卻。曹公軍散。已複合。雲?舀(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曹公軍追至圍。沔陽長張翼在圍內。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曹公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振天。惟以弓弩於後射曹公軍。曹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 卷四百二   ○將帥部·識略 趙云為翊軍將軍。先主既定成都。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草。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後雲拒曹真。敗於箕谷。有軍資餘絹。諸葛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 卷四百七   ○將帥部·諫諍 蜀趙云為翊軍將軍。孫權襲荊州。先主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明)沈國元《二十一史論贊》三十六卷 卷之七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高帝初定天下。而群臣以醉爭功殿上。拔釖擎柱。帝心猒之。叔孫通請定朝儀而朝廷始尊。先主鼎時之業未成。方在草創擾攘之秋。而羽飛侍立終日。君臣之禮森然。規模固已宏遠矣。至如飛議以禮服馬超。而趙雲之辭田宅請滅魏。皆有古大臣識量。寧得僅以以名將律之。陳明卿譏評語未實。豈誣之哉。

(宋)楊伯岩《六帖補》 卷十四     武勇器械·武勇 一身都是膽  趙子龍射曹瞞軍,死者甚眾,引去。先主明日自來,視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

(宋)章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 卷三十八 蜀志 趙雲字子龍,嘗將數十騎,與曹公戰。先主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軍中號為虎威將軍。

(明)徐奮鵬 趙順平論: 嘗觀元德孔明出遣調諸將也。遇事勢旁午。安危發系之際。則以命趙子龍。子龍不惟無首鼠退縮意。而往往挺身一出。即盤根錯節見其器。愈利而動以成功報。當陽之戰。骨肉佌離。元德幾無生路。子龍衝突重圍。血漬征袍。保其弱妻幼子。還之元德。元德曰。子龍一身都是膽。夫子龍未曾指皇天后土。如關張之共誓生死者也。乃當流離顛沛。一心不二。氣義激揚。如金如石。故子龍不特渾身是膽。殆渾身是忠。且雲長益德以忠義佐主。不能料敵而受敵之制。不能料下而受下之欺。子龍獨出萬死於干戈鋒鏑之下。而卒以牗下全歸焉。故子龍不特渾身是膽。殆渾身是智。為三分之完人歟。

沈欽韓 :夏侯蘭軍正考: 一將軍立軍正,蓋戰國時軍行里之以司軍法,猷飲酒有司正,射禮有馬正也。列子說符魯有施氏子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說之,以為軍正。 李澄宇 :趙雲於長阪一役,抱後主保護甘夫人皆得免難,又孫夫人還吳,雲與張飛截江奪後主,此兩事至今赫赫在目,卒與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同獲美諡,有以哉。 李光地 :灌摧項羽於垓下,滕脫孝惠於彭城,比於定軍當陽之事。 姜宸英 :趙關張及武侯之後。先後殉國。一時君臣相得之雅。奕世猷同。休戚千載。而下為之慨慕不已。 林暢園 :以孫夫人之橫,但任趙雲法正二人便足以制之,賢者之有益於人國如此。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 卷一百十六 武功部四 謀策五 開門偃旗 趙雲別傳云: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 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陣。且斗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

(元)郝經《續後漢書》操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 積月。操軍亡者日多。乃引軍出。翊軍將軍趙雲擊敗之。夏。操遂回長安。

議曰:雲忠繾綣禦侮。始終不渝。為漢爪士。功烈志膽。曹樊之儔。雲尤識慮經遠。壯而不疏。每進忠益輙中。

(元)胡一桂《史纂通要》: 卷九 巳亥。斬操將夏侯淵。操自長安出邪谷。軍遮要。以臨漢中。趙雲大敗操兵。操引還長安。帝遂有漢中。自稱漢中王。

(明)邵寶《學史》: 卷十二 雲至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范。范寡嫂樊氏有國色。范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蜀志趙雲傳 日格子曰:娶絕同姓。禮也。推此意也。同姓之婦其可納乎。雲武人。乃深於禮如此。先主於是乎有媿矣。

(宋)黃震《古今紀要》: 卷四 趙雲 當陽長阪。雲身抱後主。保護甘夫人。辭趙范嫂樊氏婚。以鄉人活夏侯蘭。數十騎。值操揚兵大出。一身都是膽。與鄧芝拒曹真。兵弱失利。

《十一家注孫子》 :曹操曰:乖,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敵疑也。李筌曰:乖,異也。設奇異而疑之,是以敵不可得與我戰。漢上谷太守李廣縱馬卸鞍,疑也。杜牧曰:言敵來攻我,我不與戰,設權變以疑之,使敵人疑惑不決,與初來之心乖戾,不敢與我戰也。曹公爭漢中地,蜀先主拒之。時將趙雲守別屯,將數十騎輕出,卒遇大軍。雲且斗且卻。公軍追至,圍雲。入營,使大開門,偃旗息鼓。曹公軍疑有伏,引去。

(明)張龍翼《兵機類纂》三十二卷 卷之一 疑兵  趙雲計敗魏兵 魏王操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昭烈堅壁不出。操運米北山下。黃忠引兵欲取之。過期不還。趙雲將數十騎出營視之。值操揚兵大出。雲遂前突其陣。且斗且卻。魏兵追至營下。雲入營。開門。偃旗息鼓。操兵疑雲有伏兵。遂還。雲以勁弩射之。魏兵驚駭。自相蹂踐。墮水死者甚眾。

(宋)朱熹《御批資治通鑑綱目》 清康熙帝批 三月魏王操出斜谷,劉備將趙雲擊其軍,敗之。夏五月,操引還,備遂取漢中。 註:操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劉備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乃歛眾拒險,終不交鋒。操運米北山下,黃忠引兵欲取之,過期不還。趙雲將數十騎出營視之。値操揚兵大出,雲遂前突其陣。且鬭且卻。魏兵散而複合,追至營下,雲入營開門,偃旗息鼔。魏兵疑雲有伏,引去,雲以勁弩射魏兵,魏兵驚駭,自相蹂踐,墮水死者甚多。相守積月 魏軍士多亡。五月,操引兵還長安,備遂有漢中。 

(清)顧炎武 《日知錄》 : 卷三十一 蟂磯 蕪湖縣西南七里大江中蟂磯,相傳昭烈孫夫人自沈於此,有廟在焉。按《水經注》:武陵孱陵縣故城,王莾更名孱陸也。劉備孫夫人權妹也,又更修之,則是隨昭烈而至荊州矣。《蜀志》曰:先主既定益州,而孫夫人還呉,又裴松之注引趙雲列傳曰: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時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呉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妺,而夫人慾將後主還呉。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是孫夫人自荊州復歸於權,而後不知所終。蟂磯之傳殆妄。


武功
趙雲趙雲,白袍銀甲,白馬銀槍,其槍法學自三國時期武術名家童淵。童淵本來只收徒兩人,一人是「宛城侯」張繡,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張任。兩人均學了他的「百鳥朝凰槍」,並且創下了極高的名望。童淵晚年隱居深山,後經趙雲求拜,收了趙云為關門弟子,誰也不知道。趙雲藝成下山後,自創了一套「七探蛇盤槍」。初戰成名於公孫贊與袁紹的戰役,當大將文丑追殺公孫贊時,趙雲單人獨騎殺敗文丑,槍挑鞠義,保護公孫贊,並助其反敗為勝。此後趙雲除了在新野槍挑曹洪的頭盔,便沒有再殺敵的機會,直到長坂坡當陽道,趙雲在曹操百萬軍中殺了個三進三出,才真正一戰威震天下。

手下敗將
1、高覽:使一柄開山嶽。趙雲初沖當陽時殺的第一員曹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是河北最著名的四猛將,號稱「四庭柱」。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這次高覽在趙雲面前也只走了一個照面。 2、楊明:使一口刀,被趙雲殺的第二員曹將。趙雲救劉備部將毛仁時一個回合將其挑於馬下。 3、朱慈:使一柄長斧,趙雲救部將苟璋時見面便槍挑了他。

趙雲4、高平:高覽的兩個堂房兄弟之一,使一柄長錘,趙雲二沖當陽時所殺。 5、高槐:高覽的兩個堂房兄弟之一,使一柄鎦金鐺,趙雲二沖當陽時所殺。趙雲連殺此二將只用了一槍。 6、晏明:使三尖兩刃刀,趙雲沖二營時一個回合將其挑落。 7、晏騰:使一把鋼鞭,趙雲沖二營時一槍鑽打碎其後腦。 8、張郃:河北「四庭柱」之一,使長槍。與趙雲只戰了一合,心虛而敗走。註:他是長坂坡與趙雲交手過的曹將中少數沒有受傷的將領之一。後受曹操之計挖陷阱欲擒趙雲,結果被趙雲從陷馬坑中跳出。 9、韓瓊:河北「四庭柱、一正梁」中的一根大梁。在南方評話中也有稱為「老槍王」韓榮。河北名將韓瓊在當陽道時年歲已高,鬚髮皆白。被趙雲槍挑其侄兒後前來報仇,結果趙雲以梅花槍槍挑韓瓊。 10、牛賢:使一柄斧子,趙雲在枯井邊救阿斗時遇的一員曹將,被趙雲一個回合挑落馬下。 11、曹洪:曹操手下八虎將之一,使一口大砍刀,被趙雲照面一槍刺中大腿。 12、曹成:人稱「賽養叔」,曹操手下箭法最好的大將之一。趙雲沖三營時,被箭射死。 13、曹順:人稱「蓋潘黨」,曹操手下箭法最好的大將之一。趙雲沖三營時,被箭射死。 14、王雄:人稱「鑽天龍」,曹操手下最好的步將之一,使一對雙刀。趙雲一槍從其喉嚨刺入。 15、王飛:號稱「入地蛟」。曹操手下最好的步將之一,使一口朴刀。趙雲一槍鑽打碎他的背心。 16、淳于瓊:淳于兄弟之一,使金頂棗陽槊。趙雲奪槊三條,連殺三將。 17、淳于安:淳于兄弟之二,同上。 18、淳于普:淳于兄弟之三,同上。 19、徐晃:曹操手下八虎將之一,使一柄開山斧,三國中最有名的勇將之一。趙雲把從敵將處奪來的鋼鞭飛擲擊中徐晃後心鏡,打得他抱鞍吐血。兩人只兩個回合,徐晃退走。 20、文聘:人稱「金槍將」,使一桿金槍。曹操曾經三次到他襄陽家中相請,才請得文聘為他效力。文聘與劉備、趙雲素有交情,因此和趙雲乃假戰。 21、夏侯恩:乃是曹操身旁最寵愛的侄兒,為曹操保守「青釭寶劍」。子龍將其槍挑後,把青釭劍奪為己有。 22、賽猿精:原名叫眭元進,遼邦公孫王手下的第一勇將,使一對獨腳銅人,力大無窮。曹操平遼東後將其收為帳下。趙雲沖中營時一槍刺中其頭頂,戳得穿冠斷髮,幸而未死。他落荒逃到東川,投奔了漢中王張魯。後在劉備收漢中時還是被趙雲用落馬金錢槍挑去。 23、公孫王:遼東番邦大王,被曹操收降。趙雲沖中營時一槍震塌石牌樓,將他活活壓死。 24、轅門十將:趙雲沖中軍營時連挑十將,具體姓名不詳。 25、胡車兒:宛城侯張繡的馬前步將,使兩口短刀。宛城之戰時偷走曹操手下第一勇將典韋的鑌鐵雙戟,使典韋身亡。他與趙雲在陣前大戰數十合,被趙雲槍挑。 26、刁麟翔:宛城侯張繡的馬後步將,使一柄短棍。與胡車兒一起被趙雲槍挑。 27、張繡:封「宛城侯」,人稱「北地槍王」,使一桿虎頭金槍。張繡是武術名家童淵的大弟子,但是與趙雲並不相識。戰宛城時由胡車兒偷走典韋的雙戟,然後得以槍挑典韋。他的「百鳥朝凰槍」威震天下,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被趙雲的七探蛇盤槍殺死。從此趙雲成了真正的槍王。 28、許褚:曹操手下八虎將之首,號稱「痴虎大將軍」,使一口九環刀,勇猛無敵。張繡死後,他急於求戰,與趙雲交手二合,被趙雲槍桿掃中後背,伏鞍而逃。從此許褚一生最怕子龍,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漢中之戰,許褚仍然被趙雲槍挑。 29、張遼:曹操手下八虎將之一,文武兼備。在接應受傷的許褚時被許褚噴了一臉的鮮血,扶著許褚退歸本陣。這回書正是有名的「槍挑槍王、鑽打許褚、血噴張遼、嚇退曹洪」。也有評話書為「槍挑槍王、鑽打許褚、血噴曹洪、嚇退張遼」,指的是接應許褚的是曹洪,而扶許褚退走的是張遼。 30、焦觸:使一柄大斧,鎮守中軍帳帥旗。趙雲衝出前營後,拔寶劍砍倒了中軍帳大旗,四人合戰趙雲。 31、張南:使一柄大刀,鎮守中軍帳帥旗。同上。 32、馬延:使一條長槍,鎮守中軍帳帥旗。同上。 33、張豈頁:使一口刀,鎮守中軍帳帥旗。同上。 34、鍾縉:上庸的守將,使一柄大刀,被趙雲的青釭寶劍殺死。 35、鍾紳:望陵的太守,使一柄大斧,被趙雲一槍刺中咽喉而死。

人物評價
趙雲《三國志》評曰: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三國志》載楊戲《季漢輔臣贊》贊趙子龍、陳叔至:征南(趙雲)厚重,征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陳壽: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封亭侯。)

劉備: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劉禪: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勛也,外議雲宜諡。

姜維: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 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盧弼《三國志集解》:樊氏國色,而子龍不取,賢於關羽之乞娶秦宜祿妻去遠矣。

唐朝大臣薛登上疏時引前代故事曰:至如武藝,則趙雲雖勇。資諸葛之指撝;周勃雖雄,乏陳平之計略。若使樊噲居蕭何之任,必失指縱之機;使蕭何入戲下之軍,亦無免主之。將長於摧鋒,謀將審於料事。

宋朝蕭常:雲雖虎臣。其所建明。通達國體。如還田宅以系民心。留軍資以須冬賜。赦吳而專事魏。有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納趙范之兄嫂。以遠同姓之嫌。律己之嚴如此。方時諸將。其最優乎。

元朝郝經:雲忠繾綣禦侮。始終不渝。為漢爪士。功烈志膽。曹樊之儔。雲尤識慮經遠。壯而不疏。每進忠益輙中。

清學者王復禮:順平真儒將哉。其律己也嚴。接人也慎。其見理也明。其去私也力。若夫當陽救主,奮不顧身。漢水立功,威還似虎。語云,膽欲大而心欲小,志欲圓而行欲方。其順平之謂乎。

清愛新覺羅·弘曆(乾隆):使如趙雲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漢事未必無成。


趙雲故址
趙雲 趙雲故址現代趙雲祠墓地址:

四川大邑:子龍廟,順平侯趙雲墓

趙雲因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後主敕葬銀屏山麓。在大邑縣城東1公里銀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四周有石砌女牆,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靜的木結構四合院建築,正中豎有高2.5米、寬1米的墓碑,上刻「漢順平侯趙雲墓」七篆體大字,兩側刻有填金對聯「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匾文「永烈千秋」。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國蜀漢名將。建興六年(228),隨諸葛亮攻漢中,分兵拒曹真,因兵力懸殊,退守漢中。翌年,病死成都。因趙雲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後主敕葬銀屏山麓。

河北正定:趙雲廟

一九九六年,正定縣人民政府斥巨資將舊廟拆建重修,對外開放。重修之廟占地二十餘畝,造型古樸,氣勢宏偉,其主要建築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順平侯殿。主殿魚貫中軸,左右配殿翼輔兩側,整個布局開闊大方,整齊勻稱。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樹木點綴其中,由為肅穆典雅。 現展出之找雲故里碑,趙雲飲馬槽,均為廟內原存遺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為正定出土文物。其餘木牛流馬,紅崖天書等無不與三國故事有關者。趙雲廟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與世界文明之隆興寺、容國府毗鄰。景點聊綴,相得益彰。為弘揚民族文化,重現趙子龍雄姿,正定縣旅遊局在原道光年間遺址上重建的趙雲廟已於1997年4月13日正式對遊客開放。新建的趙雲廟氣勢恢弘,占地12畝,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採用仿明清古建築結構,其格局分為一進院、二進院。主要建築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順平侯殿組成,新廟基本保留和豐富了原廟的歷史風貌,並與周圍的隆興寺、榮國府等著名景點連成一片、相得益彰。趙雲廟的落成開放為中外遊客及趙雲的海外後裔提供了一處瞻仰憑弔、遊覽觀光的場所。

台灣台南縣佳里鎮子良里(子龍里):子龍廟

出處

《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云:「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先主劉備贊趙雲一身是膽。世稱趙雲常勝將軍。談三國者,無不論及長坂坡,救阿斗之故事。雲之英明可謂婦孺皆知,子龍故里人士引以為容:後代先賢奉為神明,建廟祭祀,香火頗盛。一九九六年,正定縣人民政府斥巨資將舊廟拆建重修,對外開放。重修之廟占地二十餘畝,造型古 普,氣勢宏偉,其主要建築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順平侯殿。主殿魚貫中軸,左右配殿翼輔兩側,整個布局開闊大方,整齊勻稱。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樹木點綴其中,由為肅穆典雅。 現展出之找雲故里碑,趙雲飲馬槽,均為廟內原存遺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為正定出土文物。其餘木牛流馬,紅崖天書等無不與三國故事有關者。趙雲廟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與世界文明之龍興寺、容國府毗鄰。景點聊綴,相得益彰。

歷史

為宏揚民族文化,重現趙子龍雄姿,正定縣旅遊局在原道光年間遺址上重建的趙雲廟已於97年4月13日正式對遊客開放。新建的趙雲廟氣勢恢弘,占地12畝,新建的趙雲廟氣勢恢弘,占地12畝,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採用仿明清古建築結構,其格局分為一進院、二進院。主要建築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順平侯殿組成,新廟基本保留和豐富了原廟的歷史風貌,並與周圍的隆興寺、榮國府等著名景點連成一片、相得益彰。趙雲廟的落成開放為中外遊客及趙雲的海外後裔提供了一處瞻仰憑弔、遊覽觀光的場所。

清朝記載祠廟另有:

河南南陽南三十里屯東趙雲祠墓

四川黎州(今漢源)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壩左趙雲祠

湖廣桂陽州(今湖南郴州桂陽)城外芙蓉山下趙雲祠

湖北當陽(長阪)有子龍閣,子龍路;赤壁有子龍灘;監利有子龍崗。湖南常德安鄉有子龍庵;桂陽有蒙泉(又名萬軍泉,趙雲八角井)及平陽戍。四川成都和平街原名為子龍塘街,和平街小學在相傳是順平侯洗馬池故址

成都龍泉石經寺(歷名靈音寺,天成寺)相傳初為趙雲祭祀家廟。四川金堂鴻都觀後有洗馬池,雲頂山有漢將軍柏;廣漢有白馬寺仁聖宮。重慶長壽有趙雲寨;重慶市中大陽溝白龍池相傳為趙雲駐江州白龍馬廄;奉節有子龍屯兵處臥龍崗。陝西寧強有子龍駐軍處子龍山,另外在河北省正定縣政府附近的子龍廣場也正式開放。


民間藝術
趙雲 【《三國志平話》】:

「趙雲使一條槍名曰涯角槍,海角天涯無對。《三國志》除張飛,第一條槍。」

《三國志平話》為元代新安虞氏所刊,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三國故事小說。三國故事在中國流傳甚久,在李昉《太平廣記》的卷二百二十六有引用杜寶《大業拾遺記》的記載,其中就有六種三國傀儡戲的劇目;而晚唐李商隱的《驕兒詩》則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的記載。即在隋唐時民間就已有表演與談說三國故事的風氣。根據《東京夢華錄》及《東坡志林》記載,北宋時就有專門「說三分」的說書人。宋、元、金的戲曲中,也出現不少三國的相關戲劇,其中已出現明顯的「尊劉貶曹」的傾向,因此屬於劉備一方的武將常被視為正義的代表。

趙雲在《三國志平話》中登場時為袁紹之將,當時劉備失了徐州,與關張相失,欲向袁譚借兵以討曹操,袁譚久不能決,因此在晚上歸館之後,帶酒口念短歌一首,歌曰:  天下大亂兮,黃巾遍地;四海皇皇兮,賊若蟻。曹操無端兮,有意為君;  獻帝無力兮,全無靠倚。我合有志兮,復興劉氏。袁譚無仁兮,嘆息不已!  此時,西廊下有一將聽得玄德此歌,應聲而和曰:  我有長劍,則空揮嘆息。朝內不正,則賊若蛟虬。壯士潛隱,則風雷未遂。  欲興干戈,則朝廷有倚。英雄相遇,則扶持劉邦。斬除曹賊,與君一體!  此將即為常山趙子龍也。

後來趙雲便以劉備為仁德之人,舍了袁紹跟隨劉備。之後劉備、趙雲聽說古城有一「無姓大王」,使一條槍丈八神矛,萬人難敵。劉備懷疑是張飛,趙雲便出戰「無姓大王」,硬戰六十合,趙雲氣力不加,敗回馬本陣里來。劉備乃認出「無姓大王」果然就是張飛,兄弟相認。

當陽長坂一役,趙雲單馬入曹軍中,欲尋劉備家族,遇見甘夫人時,她右腹已受箭傷,深可見腸,在把阿斗託附給趙雲之後,於牆下身死。趙雲乃推倒牆,蓋其屍。之後趙雲懷抱阿斗南走,撞入曹軍軍陣,曰:「我於百萬軍中與主公救阿斗,後有詩曰:  奇哉趙子龍,凜凜一心忠;先主敗荊州,家族又不從。一生不顧死,再入虎狼叢;  忠孝保弱子,敢當百萬雄。春秋有伍相,漢世有子龍;到今千載後,誰不仰高風?  趙雲血戰之後抱著阿斗終於見到劉備。劉備接過阿斗,擲於地上曰:為辱子,幾乎折了吾之良將趙雲。至劉備平定益州乃恩封五虎將軍,將關公封壽亭侯,張飛封西長侯,馬超封定遠侯,黃忠封定亂侯,趙雲則封為立國侯。

《三國志平話》雖然文筆粗鄙,與歷史大勢不符處甚多,但已可看出《三國演義》的基礎。其中描寫古城會時,趙雲曾戰敗於張飛;當陽長坂一役,趙雲亦只射殺一將;恩封五虎將軍時,趙雲居於末位,對照明代《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可以明顯看出趙雲在民間傳說形象的提升。

【傳統戲劇】:

在傳統戲劇方面,趙雲在京劇中為著名的武生角色,特徵為扮相俊逸,身段威武穩健,嗓門洪亮。著名的京劇大師楊小樓便以扮演趙雲,表演《長阪坡》的劇目著稱,有「活趙雲、活子龍」的外號。

以趙云為主要角色的京劇故事如下:

劇目簡介

《磐河戰》

袁紹與公孫瓚會戰於磐河,袁紹命大將顏良、文丑出戰。當時趙雲也在袁紹帳下,因與其理念不合便不被重用,趙雲見公孫瓚兵敗,乃出馬殺敗顏良、文丑,救了公孫瓚。

《借趙雲》

劉備向公孫瓚借趙雲,劉備素來喜愛趙雲將材,一路上一直試探趙雲心意,問他天下諸侯誰為英主,最後竟得趙雲認同自己,乃領趙雲至徐州。但是張飛不服,趙雲乃打敗曹軍猛將典韋,才讓張飛亦心服。

《長阪坡》

劉備逃奔江陵,於當陽長阪被曹操大軍所追,妻兒都在亂軍中失散。趙雲乃匹馬單槍,闖進曹操萬軍之中,陸續救出糜竺、簡雍、甘夫人等,最後尋到糜夫人,但糜夫人已身受箭傷,乃將幼子阿斗托給趙雲,自己投井而死。趙雲懷抱阿斗,奪得寶劍,奮力血戰得脫,將阿斗交還劉備。劉備卻將阿斗摔在地上說「為此孺子幾乎損我一員大將」,趙云為之感泣。

《取桂陽》

趙子龍奉軍師諸葛亮之命,帶領三千人馬奪取桂陽。桂陽太守趙范親自迎戰,並安排校尉陳應接應,企圖前後夾攻取勝。結果戰不過子龍,不得不開城投降。子龍在弄清趙范是真投降後進入城內。在款待子龍時,趙范表示願將國色寡嫂許與子龍為妻,子龍嚴詞拒絕。

《截江奪鬥》

孫權乘劉備入益州時,用張昭之計,假稱吳國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荊州接孫夫人歸吳,並囑她帶回劉備之子阿斗,以作人質。孫夫人不疑,乃懷抱阿斗登船歸吳,趙雲駕船趕來,力勸孫夫人留下阿斗,夫人不從,趙雲乃奪回阿斗,此時張飛亦駕船趕到,乃殺死周善,和趙雲一起帶阿斗回荊州。

《陽平關》

黃忠斬夏侯淵後,曹操聞訊大驚、親率大軍至陽平關報仇。諸葛亮欲斷曹軍糧道,黃忠討令,趙雲恐其勞乏,擬替他一行,黃忠不服老,請令前往。燒糧後,曹軍勢眾,將黃圍困核心,幸得趙雲及時解圍,殺退曹軍。又名《子龍護忠》。

《鳳鳴關》

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趙雲請為先鋒,諸葛以其年老激之,趙雲歷數戰功,堅決前往;至鳳鳴關,果力斬魏軍大將韓德父子五人。又名《力斬五將》、《刀劈五將》。(該劇是唯一一出趙雲用刀戲)

元雜劇中,關漢卿在《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中有「趙子龍膽大如斗」之句,在《襄陽會》、《黃鶴樓》、《隔江鬥智》等近十本雜劇中,趙雲都作為較重要角色出場。雜劇時代,「五虎將」一稱呼已經極為普遍,而且「趙子龍膽氣豪」是劇作家們的共識。趙雲作為主角的雜劇有《趙子龍大鬧泥塔鎮》一本,但已失傳。趙雲謹慎細心的特點亦被加以強調,出演趙雲的演員都會被特別要求,必須要表現出趙雲膽大而又細心的特點。

在一個早期流傳的故事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次諸葛亮令趙雲率軍去攻取一座城池,諸葛亮事先策畫整個軍事計畫,何時出發、何時用餐、何時行軍、何時渡河、何時攻城都按表制定完成,趙雲只要照著既定的行程表執行即可。但是在趙雲出發之後,諸葛亮才發現計畫中有一個嚴重的疏失,即按照原定的時間,那條河正值漲潮,士兵們將無法渡河,當諸葛亮正在擔憂整個行動將會失敗的時候,卻傳回趙雲已按照預定的時間攻下城池的消息,原來趙雲知道河水會漲潮,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先準備好渡河用的舟筏,因此順利完成計畫。在這個早期故事中,趙雲謹慎細心的程度甚至在諸葛亮之上。 【 《反三國演義》 】:

反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民國文人周大荒,他自稱要「為一干英雄代造完成一統時局,為馬超、趙雲一時名將打抱不平,令其吐氣」,而將《三國演義》從徐庶收母信而歸曹操之後的情節完全翻案,改寫為《反三國演義》,並於1930年出版。如周大荒所言,馬超、趙雲兩人成為全書主角,兩人一從北路、一從南路,分別掃蕩魏吳,最後一統天下。趙雲成為扭轉歷史發展的關鍵人物,不但救出徐母留下徐庶,還識破呂蒙白衣渡江之計,並與關羽一起夾擊許昌,會同蜀漢諸虎將擊敗司馬、東吳聯軍,改變了歷史走向。也許是認為自古英雄配美人,周大荒還虛構一名武藝高超的西涼女將,馬超之妹馬雲祿(即文鷺),讓她嫁給趙雲,夫妻兩人一起作戰。


趙雲

遊戲
三國趙雲傳系列 台灣第三波 戰場動作 以趙云為主角,虛構趙雲的一生,玩家操縱著趙雲在戰場上斬將通關。

傲世蒼龍趙雲傳 台灣智冠 策略模擬 由玩家操作趙雲及其軍隊,進行模擬戰略,以完成各關卡任務。

真三國無雙系列 日本光榮 戰場動作 玩家可選擇扮演三國時代的武將,投入三國時代的知名戰場中進行戰爭。趙云為其遊戲的招牌人物之一。

由以上各類資料可見,趙雲的形象可以說自古以來便是文武雙全、忠勇兼備的:他一方面是嚴肅厚重、強摯壯猛、克服戰禍、救主於危難的猛將,一方面又是柔賢慈惠、執事有班、統時選士、跟隨先主經營天下的開國忠臣。趙雲的這種表現,正好符合傳統儒家社會對武將和人臣的要求,因而特別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在民間說書人和劇作家、小說家的口述以及演義抬高之下,趙雲慢慢成為一個近乎完美的夢幻武將。

趙雲在傳統民間說書人的三國武將武勇排名中經常名列前十名之一,而近代毛澤東曾有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更是將趙雲的武勇地位提高到三國第二的程度。而《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更進一步讓趙雲成為文武雙全、忠勇兼備的古代將領典範,時至今日,在各種影視媒體和動漫遊戲的大力介紹推廣之下,「常山趙子龍」已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的古代勇將代名詞了。


相關影視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導演:李仁港 以趙云為主角,由香港、南韓聯合出資,李仁港兼任編劇、導演,劉德華、洪金寶、李美琪主演,已於2008年4月上映。

《赤壁》 導演:吳宇森 為有史以來投資額最高的華人電影,趙云為其中主要角色之一,為了吸引人氣,此部電影將以趙雲長阪坡救主一戰作為整部電影的開頭。


演義趙雲
  


趙雲 趙雲開始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劉備,當陽長阪惡戰,趙雲幾進幾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劉備入西川,趙雲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貢獻。劉備死後,趙雲跟隨諸葛亮北伐,子龍單騎退追兵。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在演義中,趙雲英武瀟洒,武力超群,數次成為孤膽英雄,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是深受我國民眾喜愛的小說人物之一。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曾和多名三國名將對戰,衝鋒陷陣未嘗敗績,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漢中王時封趙雲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五虎將之名因此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國勇將代名詞。而趙雲又有許多機智應變、忠君為民的出色表現,因此在《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其形象是文武雙全、近乎完美無缺的。

《三國演義》有贊趙雲詩曰: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阪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應得顯神威。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  昔日戰長阪,威風猶未減。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鬼哭與神號,天驚並地慘。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張。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留百世芳。

  古風一篇   當年玄德走江陵,路次當陽少甲兵。   忽被曹瞞驅鐵騎,軍民打落盡逃生。   趙雲獨仗英雄氣,捨命渾如落葉輕。   槍攪垓心蛇動盪,馬沖陣勢虎飛騰。   懷中抱定西川主,紫霧紅光射眼明。   斬將奪旗世罕比,擎天保駕功業成。   我來少歇長坂下,斑斑沙草血猶腥。   子龍子龍在何處?仰天長問三兩聲。   全忠全義真稱羨,永遠標題翰墨青。

子龍渾身都是膽是最能形容趙雲的一句話。

趙雲的傳說 傳說趙雲是天上的神將燈籠星下凡,而趙雲生平大戰無數,趙雲憑藉其舉世無雙的武藝,不但殺敵一千,且自身不損絲毫,據說他連一點皮肉傷都沒有,這就引出了燈籠星下凡的說法


祠墓舊跡
現代趙雲祠墓地址  四川大邑:子龍廟,順平侯趙雲墓   前人參拜趙雲墓畫--來自日本網站 趙雲因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後主敕葬銀屏山麓。在大邑縣城東1公里銀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四周有石砌女牆,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靜的木結構四合院建築,正中豎有高2.5米、寬1米的墓碑,上刻「漢順平侯趙雲墓」七篆體大字,兩側刻有填金對聯「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匾文「永烈千秋」。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國蜀漢名將。建興六年(228),隨諸葛亮攻漢中,分兵拒曹真,因兵力懸殊,退守漢中。翌年,病死成都。因趙雲曾在大邑戍兵防羌,故後主敕葬銀屏山麓。   河北正定:趙雲廟   河北趙雲廟 一九九六年,正定縣人民政府斥巨資將舊廟拆建重修,對外開放。重修之廟占地二十餘畝,造型古樸,氣勢宏偉,其主要建築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順平侯殿。主殿魚貫中軸,左右配殿翼輔兩側,整個布局開闊大方,整齊勻稱。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樹木點綴其中,由為肅穆典雅。 現展出之趙雲故里碑,趙雲飲馬槽,均為廟內原存遺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為正定出土文物。其餘木牛流馬,紅崖天書等無不與三國故事有關者。趙雲廟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與世界文明之隆興寺、容國府毗鄰。景點聊綴,相得益彰。為弘揚民族文化,重現趙子龍雄姿,正定縣旅遊局在原道光年間遺址上重建的趙雲廟已於1997年4月13日正式對遊客開放。新建的趙雲廟氣勢恢弘,占地12畝,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採用仿明清古建築結構,其格局分為一進院、二進院。主要建築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順平侯殿組成,新廟基本保留和豐富了原廟的歷史風貌,並與周圍的隆興寺、榮國府等著名景點連成一片、相得益彰。趙雲廟的落成開放為中外遊客及趙雲的海外後裔提供了一處瞻仰憑弔、遊覽觀光的場所。   台灣台南縣佳里鎮子良里(子龍里):子龍廟 .   子龍永昌宮主祀三國時代蜀國英雄趙子龍〔趙雲〕,俗稱「子龍爺」或「子龍爺公」,始建於民國四年,民國七十八年重建。建廟由來乃相傳明鄭時期,采屯田政策,有一林姓軍人攜眷拓墾於今「廟後溝」一帶,某日從溝中撿拾一塊刻有「趙子龍」三字的木頭,遂雕為趙子龍神像,並立草廟奉祀,稱為「永昌宮」。今廟貌系民國四年由經營糖廓致富的林波所倡建,大抵模仿佳里鎮的金唐殿外貌而建。台灣主祀趙子龍的廟宇,除了佳里鎮永昌宮,還有台中大肚鄉大肚村台興宮,雲林虎尾鎮埒內星拱雲宮,以及台南東山鄉東原村子龍廟。    清朝記載祠廟  河南南陽南三十里屯東趙雲祠墓.   四川黎州(今漢源)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壩左趙雲祠.   湖廣桂陽州(今湖南郴州桂陽)城外芙蓉山下趙雲祠.    其他   湖北當陽(長阪)有子龍閣,子龍路;赤壁有子龍灘;監利有子龍崗。湖南常德安鄉有子龍庵;桂陽有蒙泉(又名萬軍泉,趙雲八角井)及平陽戍。四川成都和平街原名為子龍塘街,和平街小學在相傳是順平侯洗馬池故址;成都龍泉石經寺(歷名靈音寺,天成寺)相傳初為趙雲祭祀家廟。四川金堂鴻都觀後有洗馬池,雲頂山有漢將軍柏;廣漢有白馬寺仁聖宮。重慶長壽有趙雲寨;重慶市中大陽溝白龍池相傳為趙雲駐江州白龍馬廄,奉節有子龍屯兵處臥龍崗。陝西寧強有子龍駐軍處子龍山,另外在河北省正定縣政府附近的子龍廣場也正式開放。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臺灣趙子龍文化協會

GMT+8, 2024-11-24 18:22 , Processed in 0.014688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