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趙子龍論壇(佳里子龍廟永昌宮)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84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1-1-21 01:24:55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趙春陽 三國講壇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

《三國志·吳書·陸凱傳》:昔漢之桓、靈,親近宦豎,大失民心。

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及桓帝崩,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相輔佐。時有宦官曹節等弄權。竇武、陳蕃謀誅之,機事不密,反為所害。中涓自此愈橫。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樑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氾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捲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見於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種種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詔,問群臣以災異之由。議郎蔡邕上疏,以為霓墮雞化乃婦寺干政之所致,言頗切直。帝覽奏嘆息,因起更衣。曹節在後竊視,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於罪,放歸田裡。後張讓、趙忠、封諝、段皀、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三國志·魏書·董卓傳》:中常侍張讓等竊幸乘寵,濁亂海內。

時鉅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角拜問姓名,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角得此書,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內,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角有徒弟五百餘人,雲遊四方,皆能書符念咒。次後徒眾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稱為將軍。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又云:“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書“甲子”二字於家中大門上。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角遣其黨馬元義暗齎金帛,結交中涓封諝,以為內應。角與二弟商議曰:“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可惜。”遂一面私造黃旗,約期舉事,一面使弟子唐州馳書報封諝。唐州乃徑赴省中告變。帝召大將軍何進,調兵擒馬元義,斬之。次收封諝等一干人,下獄。張角聞知事露,星夜舉兵,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

《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注引《獻帝春秋》: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

申言於眾曰:“今漢運將終,大聖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

《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中平元年,黃巾賊帥張角起於魏郡,託有神靈,遣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潛相連結,自稱黃天泰平。三月甲子,三十六方一旦俱發,天下響應,燔燒郡縣,殺害長吏。

何進奏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禦,討賊立功,一面遣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雋各引精兵分三路討之。

《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漢遣車騎將軍皇甫嵩、中郎將朱儁將兵討擊之。

《三國志·魏書·盧毓傳》注引《續漢書》:張角起,以植為北中郎將徵角。

且說張角一軍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劉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漢魯恭王之後也。

《三國志·蜀書·劉焉傳》: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漢魯恭王之後裔。

當時聞得賊兵將至,召校尉鄒靖計議。靖曰:“賊兵眾,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軍應敵。”劉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蓆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云:“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典略曰:備本臨邑侯枝屬也。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馀,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漢晉春秋曰:涿人李定雲:“此家必出貴人。”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德然父元起常資給先主,與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爾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而瓚深與先主相友。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才見公看榜而歎,故此相問。”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

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召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羽美鬚髯。

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壽長,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我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 ”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三國志·魏書·劉曄傳》: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祭罷天地,复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來日,收拾軍器,但恨無馬匹可乘。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個客人引一夥伴當、趕一群馬投莊上來。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莊迎接。原來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張世平,一名蘇雙,每年往北販馬,近因寇發而回。玄德請二人到莊,置酒管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玄德謝別二客,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各置全身鎧甲,共聚鄉勇五百餘人,來見鄒靖。鄒靖引見太守劉焉。三人參見畢,各通姓名。玄德說起宗派,劉焉大喜,遂認玄德為侄。

不數日,人報黃巾賊將程遠志統兵五萬,來犯涿郡。劉焉令鄒靖引玄德等三人,統兵五百,前去破敵。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

玄德等欣然領軍前進,直至大興山下,與賊相見。賊眾皆披髮,以黃巾抹額。當下兩軍相對,玄德出馬,左有云長,右有翼德,揚鞭大罵:“反國逆賊,何不早降?”程遠志大怒,遣副將鄧茂出戰。張飛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處,刺中鄧茂心窩,翻身落馬。程遠志見折了鄧茂,拍馬舞刀,直取張飛。雲長舞動大刀,縱馬飛迎。程遠志見了,早吃一驚,措手不及,被雲長刀起處揮為兩段。後人有詩讚二人曰:

英雄落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

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

眾賊見程遠志被斬,皆倒戈而走。玄德揮軍追趕,投降者不計其數。大勝而回,劉焉親自迎接,賞勞軍士。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龔景牒文,言黃巾賊圍城將陷,乞賜救援。劉焉與玄德商議。玄德曰:“備願往救之。”劉焉令鄒靖將兵五千,同玄德、關、張投青州來。賊眾見救軍至,分兵混戰。玄德兵寡不勝,退三十里下寨。玄德謂關、張曰:“賊眾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勝。”乃分關公引一千軍伏山左,張飛引一千軍伏山右,鳴金為號,齊出接應。次日,玄德與鄒靖引軍鼓譟而進。賊眾迎戰,玄德引軍便退。賊眾乘勢追趕。方過山嶺,玄德軍中一齊鳴金,左右兩軍齊出。玄德麾軍回身复殺,三路夾攻,賊眾大潰,直趕至青州城下。太守龔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戰。賊勢大敗,剿戮極多,遂解青州之圍。後人有詩讚玄德曰:

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

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

龔景犒軍畢,鄒靖欲回。玄德曰:“近聞中郎將盧植與賊首張角戰於廣宗。備昔曾師事盧植,欲往助之。”於是鄒靖引軍自回,玄德與關、張引本部五百人投廣宗來。至盧植軍中,入帳施禮,具道來意。盧植大喜,留在帳前聽調。

時張角賊眾十五萬,植兵五萬,相拒於廣宗,未見勝負。植謂玄德曰:“我今圍賊在此,賊弟張梁、張寶,在潁川與皇甫嵩、朱雋對壘。汝可引本部人馬,我更助汝一千官軍,前去潁川打探消息,約期剿捕。”玄德領命,引軍星夜投潁川來。時皇甫嵩、朱雋領軍拒賊,賊戰不利,退入長社,依草結營。嵩與雋計曰:“賊依草結營,當用火攻之。”遂令軍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其夜大風忽起,二更以後,一齊縱火,嵩與雋各引兵攻擊賊寨,火焰張天。賊眾驚慌,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殺到天明,張梁、張寶引敗殘軍士,奪路而走。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世語》: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

小字阿瞞,一名吉利。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

操有叔父,見操遊蕩無度,嘗怒之,言於曹嵩。嵩責操。操忽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於地,作中風之狀。叔父驚告嵩,嵩急視之,操故無恙。嵩曰:“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操曰:“兒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信其言,後叔父但言操過,嵩並不聽。因此,操得恣意放蕩。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太祖患之,後逢叔父於路,乃陽敗面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叔父以告嵩。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乃疑焉。自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復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

時人有橋玄者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陽何顒見操,言:“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

汝南許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見之,問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問,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操聞言大喜。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世語》:玄謂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太祖乃造子將,子將納焉,由是知名。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異同雜語》: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都尉。初到任,即設五色棒十餘條於縣之四門,有犯禁者,不避豪貴,皆責之。中常侍蹇碩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責之。由是內外莫敢犯者,威名頗震。後為頓丘令。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後數月,靈帝愛幸小黃門蹇碩叔父夜行,即殺之。京師斂夡,莫敢犯者。近習寵臣咸疾之,然不能傷,於是共稱薦之,故遷為頓丘令。

因黃巾起,拜為騎都尉,引馬步軍五千,前來潁川助戰。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潁川賊。

正值張梁、張寶敗走,曹操攔住,大殺一陣,斬首萬餘級,奪得旗幡、金鼓、馬匹極多。張梁、張寶死戰得脫。操見過皇甫嵩、朱雋,隨即引兵追襲張梁、張寶去了。

卻說玄德引關、張來潁川,聽得喊殺之聲,又望見火光燭天,急引兵來時,賊已敗散。玄德見皇甫嵩、朱雋,具道盧植之意。嵩曰:“張梁、張寶勢窮力乏,必投廣宗去依張角。玄德可即星夜往助。”玄德領命,遂引兵復回。到得半路,只見一簇軍馬護送一輛檻車,車中之囚乃盧植也。玄德大驚,滾鞍下馬,問其緣故。植曰:“我圍張角,將次可破。因角用妖術,未能即勝。朝廷差黃門左豐前來體探,問我索取賄賂。我答曰:'軍糧尚缺,安有餘錢奉承天使?'左豐挾恨,回奏朝廷,說我高壘不戰,惰慢軍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將董卓來代將我兵,取我回京問罪。”

《三國志·魏書·盧毓傳》注引《續漢書》:張角起,以植為北中郎將徵角,失利抵罪。

《三國志·魏書·董卓傳》:遷中郎將,討黃巾。

張飛聽罷大怒,要斬護送軍人,以救盧植。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論,汝豈可造次!”軍士簇擁盧植去了。關公曰:“盧中郎已被逮,別人領兵。我等去無所依,不如且回涿郡。”玄德從其言,遂引軍北行。

行無二日,忽聞山後喊聲大震,玄德引關、張縱馬上高岡望之,見漢軍大敗,後面漫山塞野,黃巾蓋地而來,旗上大書“天公將軍”。玄德曰:“此張角也,可速戰。”三人飛馬引軍而出。張角正殺敗董卓,乘勢趕來,忽遇三人衝殺,角軍大亂,敗走五十餘里。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問三人現居何職,玄德曰:“白身。”卓甚輕之,不為禮。玄德出,張飛大怒,曰:“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便要提刀入帳,來殺董卓。正是:

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

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

畢竟董卓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赵春阳 三国讲坛 昨天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昔汉之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

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见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霓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皀、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又云:“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州驰书报封谞。唐州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注引《献帝春秋》: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

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中平元年,黄巾贼帅张角起于魏郡,讬有神灵,遣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潜相连结,自称黄天泰平。三月甲子,三十六方一旦俱发,天下响应,燔烧郡县,杀害长吏。

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隽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汉遣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将兵讨击之。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注引《续汉书》:张角起,以植为北中郎将征角。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

《三国志·蜀书·刘焉传》: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

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典略曰:备本临邑侯枝属也。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汉晋春秋曰:涿人李定云:“此家必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兒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而瓚深与先主相友。瓚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

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召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美须髯。

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寿长,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我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三国志·魏书·刘晔传》: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邹靖。邹靖引见太守刘焉。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

玄德等欣然领军前进,直至大兴山下,与贼相见。贼众皆披发,以黄巾抹额。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后人有诗赞二人曰:

英雄落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军士。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玄德商议。玄德曰:“备愿往救之。”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贼众见救军至,分兵混战。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次日,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麾军回身复杀,三路夹攻,贼众大溃,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势大败,剿戮极多,遂解青州之围。后人有诗赞玄德曰: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龚景犒军毕,邹靖欲回。玄德曰:“近闻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备昔曾师事卢植,欲往助之。”于是邹靖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五百人投广宗来。至卢植军中,入帐施礼,具道来意。卢植大喜,留在帐前听调。

时张角贼众十五万,植兵五万,相拒于广宗,未见胜负。植谓玄德曰:“我今围贼在此,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隽对垒。汝可引本部人马,我更助汝一千官军,前去颍川打探消息,约期剿捕。”玄德领命,引军星夜投颍川来。时皇甫嵩、朱隽领军拒贼,贼战不利,退入长社,依草结营。嵩与隽计曰:“贼依草结营,当用火攻之。”遂令军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其夜大风忽起,二更以后,一齐纵火,嵩与隽各引兵攻击贼寨,火焰张天。贼众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世语》: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

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阳何颙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世语》: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异同杂语》: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都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后为顿丘令。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夡,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

正值张梁、张宝败走,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幡、金鼓、马匹极多。张梁、张宝死战得脱。操见过皇甫嵩、朱隽,随即引兵追袭张梁、张宝去了。

却说玄德引关、张来颍川,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玄德见皇甫嵩、朱隽,具道卢植之意。嵩曰:“张梁、张宝势穷力乏,必投广宗去依张角。玄德可即星夜往助。”玄德领命,遂引兵复回。到得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乃卢植也。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植曰:“我围张角,将次可破。因角用妖术,未能即胜。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体探,问我索取贿赂。我答曰:‘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注引《续汉书》:张角起,以植为北中郎将征角,失利抵罪。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迁中郎将,讨黄巾。

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军士簇拥卢植去了。关公曰:“卢中郎已被逮,别人领兵。我等去无所依,不如且回涿郡。”玄德从其言,遂引军北行。

行无二日,忽闻山后喊声大震,玄德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玄德曰:“此张角也,可速战。”三人飞马引军而出。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赶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正是: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臺灣趙子龍文化協會

GMT+8, 2024-11-25 13:04 , Processed in 0.014819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